在梅縣區石坑鎮礤嶺村稻蝦共生示范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將一筐筐小龍蝦苗投入眼前的這片稻田中,田里的巨型水稻長勢喜人,隨著小龍蝦苗的投入,一幅超級水稻和小龍蝦和諧共生的風景畫躍然紙上。
據了解,這是2023年2月,在幫扶單位梅州市商務局和鄉村振興駐石坑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推動下,石坑鎮礤嶺村集約流轉撂荒土地,開辟建設了石坑鎮第一個占地面積10畝的稻蝦共生試驗基地。
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農資、人工費用的上漲,種糧成本逐年增加,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逐年下降,為破解“種糧不增收”的難題,鄉村振興駐石坑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學習借鑒梅州市鮰龍歸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小龍蝦養殖的先進經驗,最終選定礤嶺村作為發展稻蝦共生產業的先行先試區。
稻蝦共生是在種植的水稻間養殖小龍蝦,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能為小龍蝦提供餌料,小龍蝦產生的排泄物又能為水稻提供生物肥,通過此特點實現一田兩用、種養結合、糧蝦豐收。預計2023年“稻蝦共生”基地成蝦每畝每一批能有10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共實施兩批,明年有望實施三批),收益遠高于純種植水稻。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在各方的努力下,稻蝦共生模式成功后將為石坑鎮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起到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