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鄉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可以展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風貌,自2007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長壽之鄉以來,巴馬瑤族自治縣、澄邁縣、如皋市、文登市、都江堰市、平果市、來賓市忻城縣等多個地區憑借優美的生態環境、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良好的生活方式、強勁的后發優勢等獲得“長壽之鄉”稱號?!爸袊L壽之鄉”這一“金質招牌”的品牌影響力,將會促進長壽之鄉、綠色產業企業等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合作和壽鄉經濟的轉型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8億人,占總人口的19.8%;廣西擁有881萬常住老人,占總人口的17.5%,也就是說5個人里,就有一位老年人。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如何服務好他們,如何讓相關企業找到合適的商機,創造出更多適合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是廣西關注的重要命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大健康產業發展,印發實施《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康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相關政策、多次舉辦“中國(廣西)大健康產業峰會”,進一步打響“長壽福地·壯美廣西”的品牌。
中國一 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信”)肩負著建設運營數字絲路和數字廣西的重要使命。其涵蓋產業互聯網、政企數字化和云通信服務三大領域,推動各行業實現“全鏈條、全要素、全場景”的數字化轉型,努力打造“產業、資源、客戶”的超級“鏈接器”,致力于成為數字化賦能專家和數字絲路引領者。
2023年12月8日, 2023中國—東盟大健康產業峰會暨大健康產業博覽會在南寧舉辦,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東信”) 在峰會開幕式上發布了“慧康養—一站式智慧康養服務平臺”。
同步舉辦的2023廣西健康長壽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東盟信息港總裁助理梁冬梅接受了央視網的采訪。在如何用數字賦能廣西長壽之鄉的發展方面,梁冬梅表示,中國東信發揮自身在數字科技上的突出優勢,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通過像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幫助傳統的企業出口上線,解決數字化轉型當中的難題;另一方面,建立產業生態聯盟通過整合上下游的資源和渠道,讓供銷實現精準而快速的對接;梁總還指出我們將很快在平臺上,上線廣西37個長壽之鄉的信息和產品,隨后會覆蓋全國所有的長壽之鄉,讓企業共享用戶資源,大家一起抱團發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強強聯合
促進壽鄉區域經濟發展
在回答中國東信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深度合作方面,梁總非常欣慰的表示,中國東信是學會重要的合作的伙伴,我們這次深度合作的慧康養平臺就是與學會聯合打造和推出的,旨在推動這些長壽之鄉區域經濟整合,東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學會的力量來幫我們來導入和引薦。未來,我們平臺要覆蓋全國也是要與學會的渠道深入對接。慧康養這個平臺今天上線也凝聚著學會很多的心血,我們東信特別感謝,期待著今后與學會進一步深度合作,共同為促進區域合作和壽鄉經濟的轉型升級,攜手共進。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長壽產業的研究經驗,此次聯合中國東信這樣的數智賦能平臺,整合優勢資源,強強聯合,打響中國長壽之鄉品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動各壽鄉經濟的轉型升級高質量健康發展,共同打造廣西長壽產品的集散地和長壽產業的集聚地,為中老年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健康長壽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