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夏邑縣依托葡萄、西瓜、大白菜等特色產業,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堅持“黨建領航、農業穩縣、產業強縣”的工作思路,強化規劃、人才、土地“三大支撐”,推動鄉村產業邁大步、往前走,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眼下正是葡萄豐收季。7月15日,記者走進太平鎮孟李莊村高標準溫室大棚內,一串串“陽光玫瑰”簇擁著從葉子縫中垂下來,清香撲鼻。
郁郁蔥蔥的葡萄架前,種植戶董玉進拿著剪刀將成熟的葡萄小心翼翼地采摘下來。“這幾天氣溫升高,葡萄成熟得也快,市場價15塊錢一斤,一天能賣幾千塊錢。”看著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董玉進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種植葡萄,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葡萄掛果時套上專用袋,既能減少病害,又能改善果面。” 董玉進邊說邊忙。孟李莊村的14個溫室大棚總投資297萬元,共種植“陽光玫瑰”51畝。所有大棚施用綠色有機肥,采用生物防治技術除蟲;通過疏花疏果等方式,保證葡萄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使葡萄果實產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高。
據了解,孟李莊村依托富硒土壤的資源優勢,采取“黨建+產業”引領發展模式,重點打造富硒綠色無公害蔬菜品牌。目前,孟李莊村、張楊莊村、南黃樓村種植葡萄500余畝,做大做強了本地特色產業,年人均純收入突破5萬元。
“都知道我們村的木業是出了名的,但是我們的養殖、種植和食品加工也毫不遜色。”郭店鎮何集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安高興地說,該村原來僅有一臺功率不足100千瓦/時的變壓器,變成現在10臺功率400千瓦/時的變壓器,從中就可看出產業“共振”的“頻率”和“波長”。
何集村已形成“木業搭起致富橋、西瓜圓了致富夢、蛋鴨唱響致富曲、食品拉長致富鏈”四大特色優勢產業。2023年,該村納稅200余萬元,先后榮獲“河南省衛生村”“商丘市產業興旺村”稱號;該村黨支部被評為商丘市“先進黨支部”,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安也被評為2023年度夏邑縣“十佳支部書記”。
在火店鎮紅旺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女工王閃閃說起家門口打工每月工資6000元時喜笑顏開;在曹集鄉練莊村程芳芳葡萄種植基地里,程芳芳自豪地說:“俺現在種植的60畝‘黑月桂’葡萄再過十多天就可以上市了,市場價每斤15元,今年又是豐收年!”
夏邑縣持續實施農業“金土地計劃”,培育壯大面、肉、蛋、果蔬等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現有規模以上面粉加工企業19家,年加工能力50萬多噸。依托“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優勢,培育中國結等工藝品加工企業1000余家。依托“中國打火機之鄉”品牌優勢,發展打火機生產企業200家,年產量50多億支。實施“電商強縣”工程,全力打造電商賦能鄉村振興“夏邑樣板”。建成電子商務產業園6個,入駐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企業70家,全縣電商生產企業5400余家,網上店鋪3萬余個,每天快遞上行件最多有100多萬單,年交易額100多億元,位居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前列。與京東物流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用3至5年時間,推動夏邑縣從十億級初級農產品產業集群向百億級食品工業產業集群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