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稻谷香,在上林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金色的稻浪翻滾,全縣17萬多畝早稻“豐”景如畫,一幅鄉村振興和美田園畫卷展現在眼前。今年3月份,“上林大米”憑借其獨特的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功入選了第七批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名單且名列前茅。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上林縣農業發展成果的肯定,也為上林縣大米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提供保障,更是對全縣農民辛勤勞動的最好回饋。
“‘上林大米’成功入圍特優區創建單位提升品牌影響力促進產業發展。一是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促進農業產業的規模化和標準化,各種生產加工銷售等要素集聚之后,進一步完善‘上林大米’全產業鏈,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各環節生產成本;二是通過綠色、有機等各類認證,為上林大米‘背書’,提升品牌效應實現產品溢價;三是在各類載體投放產品宣傳,固化消費者對上林大米質量優勢的認可,增強上林大米的市場競爭力。”上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慧紅說。
據了解,上林縣上林大米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項目建設范圍包括全縣7鎮4鄉,以白圩、三里、巷賢、大豐等鄉鎮為核心種植區,種植面積達10.8萬畝,總產值2.3億元。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特優區創建工作,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落實農業資金保障、大力開展綠色生產、持續提升供給質量等措施,全面推動特優區建設。2012年,“上林大米”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2017年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9年列入“廣西好嘢”農業品牌目錄。“上林大米”已成為廣西香米知名品牌,累計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7張、綠色食品認證4張、香港優質“正”印認證5張、富硒產品證書5張。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廣西好嘢”農業品牌目錄據羅慧紅介紹,上林縣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打造上林特色大米。一是強化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指導企業申報“三品一標”等品牌認證;二是扶持大米生產加工企業發展壯大,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三是管好用好“上林大米”地理標識商標,在各類媒體上宣傳推廣“上林大米”,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四是構建產銷對接平臺,拓展銷售渠道。五是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產學研融合等新業態,推進上林大米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好品質帶來好銷路。上林大米銷售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借助淘寶、京東、拼多多、寶武“好生活”、扶貧832平臺等線上電商平臺,上林大米遠銷廣東、貴州、福建、海南等地。近幾年通過“832”平臺、后盾幫扶單位集采、“粵桂協作消費幫扶”及“央企興農周”行動,上林大米線上銷售額已超過5億元。2024年4月,上林縣成立了大米產業協會,促進米業企業聯合發展,加快上林大米優質品牌建設,走出鄉村振興新“稻”路。扶貧832平臺上林大米作為上林縣的招牌農產品,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助農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全縣水稻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116家,大米加工企業19家,通過訂單保價收購、土地流轉、吸納就業等利益聯結機制,惠及農戶5.7萬戶,其中脫貧戶1.6萬戶,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好山好水出好米。上林縣以上林大米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為契機,不斷提升上林大米標準化、現代化、規模化生產水平,提高上林大米產品優質綠色供給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上林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上林縣主要通過做好上林大米品牌的長期戰略規劃,做好頂層設計,打造產業龍頭企業,推動上林大米品牌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完善上林大米品牌化管理體系建設。一方面做好上林大米的品牌定位,做好目標市場定位,推行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另一方面做好品牌的整體設計,在上林大米的傳承、形象塑造和商標包裝設計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優化,提升上林大米的吸引力;健全上林大米的質量標準體系。品牌形象提升的基礎是質量,執行上林大米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實現上林大米從種植、生產到營銷、流通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通過全過程控制管理,為上林大米品牌提供基礎保障。”羅慧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