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通知》近日印發實施,將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按規定實施備案管理,并著力放寬市場準入,精簡審批手續,落實用地保障、稅費減免,提升服務質量,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
1、著力放寬市場準入
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按規定實施備案管理。鼓勵境外投資者在本市舉辦民辦營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全面落實養老服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非本地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與本地投資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境外投資者設立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境內投資者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禁止對社會資本、非本地資本、境外資本單獨設置附加條件和準入門檻。
2、著力精簡審批手續
通知明確,要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明確“養老服務企業”工商登記途徑及養老服務業的行業分類,對企業名稱、組織形式、經營范圍等方面進行簡化操作、分類登記,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推進養老服務企業登記規范化和便利化。設立養老服務類的社會組織,符合直接登記條件的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養老機構等建設項目應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有審批權的環保部門審批或自行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進行網上備案,其中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下(含本數,下同)的可免予環評。
3、機構內設診所無需行政審批
按照通知,廣州要出臺具體實施辦法,推動實現本市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室(所)、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機構且是為其內部服務對象提供有關診療服務的,無需醫療機構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各主管部門要在環保、消防、衛生等方面,加強對養老機構內設備案醫療機構的管理。養老機構從事餐飲服務活動,可依法先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后,再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
通知還鼓勵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依法在其登記機關管轄范圍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養老服務設施網點。
4、民辦機構享受同等土地政策
通知明確,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受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使用本集體所有土地,為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興辦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公有房產優先用于養老服務。編制《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修編(2018-2025)》,對難以落地的地塊重新選址,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將從化、增城兩區布局規劃列入其中。
5、符合條件企業減半征收所得稅
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77號)等規定,推進落實增值稅改革。符合稅收政策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可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在職職工總數30人以下的企業,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018至2020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下調為按2017年的征收標準進行征收。
6、全面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內涵
通知明確,要統一廣州市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估制度,全面建立區級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估機構,強化評估結果應用,推動評估結果在機構養老服務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的互認。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服務質量的提升上。既要老有所養,也要老有所醫。通知明確,要統籌推進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及廣州市“3+X”創新試點,全面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內涵,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等多層次、專業化服務。實施養老助餐配餐提升工程,推動助餐配餐服務擴面增量提質,優化提升“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助餐配餐服務網絡,融入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調適等醫養結合服務內涵。
同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護理站,每年適時開展新增長期護理保險協議定點服務機構條件評估,試行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全面建立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醫養合作機制。
7、2020年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
此外,做大做優為老服務公益創投,支持社會組織創新養老服務供給。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積極推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到2020年,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責任保險全覆蓋,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全部納入長期護理保險范圍,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0%。
還要切實發揮公辦公營養老機構兜底保障、示范引領和風險化解功能,持續推進農村敬老院社會化改革,鼓勵公辦養老機構采取公建民營形式開展服務。引進跨境資本和服務力量,打造一批跨境養老服務合作示范項目。
8、逐步形成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
通知要求,要加強監管,完善機制。由民政部門牽頭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行業法人、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行業信用體系,逐步形成養老服務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相關職能部門應密切合作,提供、共享有關信息。
結合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大檢查、大整治活動,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和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安全監管,完善有關督辦、整改機制,筑牢安全防線。完善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信息監測和分析工作,做好政策宣傳和風險提示,嚴厲查處養老服務機構在運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違反《廣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相關條款的民辦養老機構,應依法追繳資助資金,并向社會公布。
9、加強扶持,推動發展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切實落實養老機構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推進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免稅資格認定管理工作。加大民辦營利性養老機構扶持力度,在資助項目、資助標準上,逐步推進民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制定扶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策,培育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
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籌措資金,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參照制造業企業降低成本方案給予養老企業上市獎勵扶持。推進實施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就業補貼及崗位補貼制度,逐步將相關補貼項目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延伸。
10、加強宣傳,主動引導
通知要求,要充分認識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重要意義。利用報刊雜志、官網專欄、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積極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養老服務業全面發展。
政策解讀
通知明確,鼓勵境外投資者在本市設立民辦營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落實養老服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非本地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與當地投資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境外投資者設立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境內投資者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禁止對社會資本、非本地資本、境外資本單獨設置附加條件和準入門檻。
二、怎樣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1、通過全面推動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2、統籌推進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和廣州市“3+X”創新試點。
3、全面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內涵,包括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護理站,持續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試行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全面建立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醫養合作機制,做大做優為老服務公益創投,支持社會組織創新養老服務供給。
4、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包括引進跨境資本和服務力量,打造一批跨境養老服務合作示范項目。
三、如有疑問可以向哪個部門進行咨詢?
各養老機構如對《通知》及相關操作有疑問的,可以在辦公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節假日除外)撥打電話020-83178729向廣州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起草部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