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26日,為期十天的“銀齡行動·健康扶貧”公益活動走進永和縣,一批老醫療專家志愿者將經驗和熱忱留在這里,在幫助解決該縣人民在醫療上面臨的疑難問題、為當地醫院醫療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5月18號銀齡行動啟動儀式剛結束,各位專家教授就開始了工作,這十天之中他們看了幾千名患者,并給當地醫生講課傳授知識 ,他們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讓大家受益匪淺,這些老教授中最大的已經87歲,最小的也60多歲,他們不辭勞苦 ,連日奮戰,給永和縣人民免費義診,讓當地群眾很是感動。
永和縣人民醫院針灸科醫生劉慧英很受感動和啟發,她用心的把這次活動的所聞所感記錄了下來,原文如下:
活動前一天李院長告訴我,針灸科要來三位大教授坐診,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次來的是:
王文遠,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原陸軍總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專家組)專家,平衡針的創始人,全國平衡針灸研究中心主任。?
石現,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區總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獨創菱形區治療焦慮抑郁癥的創始人。
毛效軍,陸軍總醫院平衡針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
這么重量級的專家們來坐診,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我一晚上興奮的睡不著,期待著專家們的到來。
王文遠教授治病很快,他用自己獨創的平衡針為病人治療,一針就好,看的我很震驚,和傳統的扎針完全是兩回事,王教授治療疾病,不留針,扎針相當快,病人還沒感到疼痛,針就已經起了,看著患者一個個開開心心的離去,我感覺有點不真實。心里還想著這平衡針是什么理論指導呢,又不是在傳統的穴位上,怎么就能治療了疾病呢?帶著疑問在休息的間隙,我趕快向王老師請教 ,老師耐心的給我講解平衡針的理論創新,平衡針是研究人體生命科學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針灸調節大腦中樞系統的平衡,達到對各臟器生理功能修復的科學。說話的間隙,又進來五個病人,經過治療后一個個都開心的離去,這更堅定了我學習的決心,聽說王老師當初創立平衡針,為了找到針感在自己身上扎了上萬次,才獨創了這樣一套針法,瞬間對王老師的敬業精神肅然起敬。
石現老師一個人坐診時,我趁著時間還早,回訪了一些患者,好多人都說有效,疼痛的人不疼了,睡不著的人也睡好了,胃痛胃脹的病人。石老師治療疾病也是獨樹一幟,創立了舌診 ,對調理脾胃方面,心腦血管病方面,中風后遺癥的舌歪,言語不利,效果很好,尤其是焦慮抑郁癥,失眠方面更是獨辟蹊徑,獨創的菱形區的運用,給我的思路打開了一道門。
毛老師一進診室立刻投入工作中 ,一上午很快過去了,中途沒有休息一分鐘,熱的滿頭大汗,都顧不上擦一下,只想盡快把患者看完,毛教授一進診室立刻投入工作中 ,一上午很快過去了,中途沒有休息一分鐘,只想盡快把患者看完。毛老師除了治療疼痛類疾病外,對面肌痙攣,面癱后遺癥有很好的療效,有一個帕金森綜合癥手、腿、頭抖的特別嚴重,連說話聲音都是發顫的 ,毛教授給治療兩次后有明顯的效果,有的患者需要扎腳,有的腳臭烘烘的,毛教授從來不皺下眉頭 ,總是認真的給每個患者治病。老師太忙了,只能在治療疾病時給我講解一下,我每次有疑問提出來,毛老師都是有問必答。讓我更加了解了平衡針的扎法,對病人的回訪更加驗證了平衡針的神奇。
為期十天的義診活動落下了帷幕,這次我的收獲很大,技術方面的提高,老師們的醫德醫風 ,對待患者的和藹可親,工作方面的嚴肅認真,技術方面的精益求精,學識方面的一絲不茍,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