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地處陜西秦嶺腹地的鳳縣老年學學會按照中、省、市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的安排部署,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加強老齡工作和來陜考察的重要指示,立足鳳縣實際,在努力履行學會“三個服務宗旨”?、“六大職能任務”?,積極發揮獨特優勢,在學會調研、黨建、脫貧攻堅、培訓服務、宣傳創新等多方面成果累累。
一是黨建工作實現新突破。學會克服新冠肺炎、縣機構改革主管部門更換等因素的影響,并加緊與縣社會組織黨委和衛健局黨組溝通,并在縣委組織部、縣社會組織黨委指導下,建立了獨立的黨支部,建成了黨員活動室,更新健全了各種制度,堅持每月至少上一次黨課,開展了“粽葉飄香尊長敬老”、 “情系脫貧攻堅”、 “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 淬練靈魂”、 “弘揚工合精神”、 “重溫誓詞、牢記使命”等主題黨日活動。該學會會員雖然大都是退休的老同志,但大家仍不忘初心,尤其凸顯出共產黨員在學會組織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首先是支部和學會領導率先垂范。學會黨支部一成立,書記、會長的張革風,便撰寫了8000多字的講稿,為學會黨員上了支部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黨課,為全縣衛建系統義務培訓宣傳報道骨干;學會黨支部的每一次活動,幾乎都是他親自策劃;無論是學會黨支部還是學會黨支部與其它黨組織聯合開展的活動,他都一次不落地參加。75歲的黨員、學會副會長王清河,學會顧問肖錦滿,顧問、高級園藝師巨成霖退等骨干,積極發揮各自特長,有的積極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有的帶領學會文藝宣傳分隊活躍在城鄉,每年演出數十場次,自創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有的長期活躍在鳳縣乃至寶雞市一些縣區,開展花椒、果業等技術培訓,受到廣大椒農和組織的贊譽。據統計,去年鳳縣學會不僅以學會和黨支部名義,為包扶的鳳縣留鳳關鎮榆林鋪村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捐贈2000元,學會黨員還自掏腰包,認購了黃牛鋪鎮三岔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蜂蜜共達4800余元。
二努力是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在疫情防控的年初,便以微信和qq,下發了《關于印發〈2020年鳳縣老年學學會工作計劃〉的通知》,盡可能對學會工作進行周密、切可行的安排,促使學會在阻擊疫情中不缺位。復工復產后,又對《計劃》進行了適當調整和充實,為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礎。學會還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一年一度的學朮征文作為首要任務。2月末,接到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以郵件形式發送的學術大會征稿通知后,便通過微信群、電話等形式將通知告知會員。疫情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和復工復產后,會員便積極圍繞征文開展調研。至征文截稿,先后完成了5篇論文和調研,比上年增加1篇,其中2篇獲得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2020年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
在完成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年度學術大會征稿的同時,學會還與縣老科協結合正在進行的脫貧攻堅,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縣林業局、縣科協、縣老干局、縣林麝養殖協會等方面的協助配合下,對鳳縣人工林麝養殖產業開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調研,并于今年7月末拿出長達3.2萬余字的《全面總結進一步提高發展速度和技術水平——鳳縣林麝人工養殖疾病防控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印發以后在鳳縣林麝養殖戶中獲得極大好評,普遍認為調研報告的系統性和操作性是前所未有的,并將對鳳縣林麝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調研報告已經引起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極大興趣,并有共同出版的意向。在此基礎上,學會會長張革風又從脫貧產業的角度,撰寫出8000余字的調研報告《從鳳縣林麝人工養殖產業的發展看脫貧攻堅的成就》,首先在學會微信公眾平臺《紀實鳳縣》推送,并很快被陜西省老科協官網轉發,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肯定。
?????三是發揮獨特優勢抓培訓和服務。在去年元月疫情防控中,學會顧問、高級園藝師巨成霖,就利用微信、電話等接受縣內外數百人的咨詢,解答他們在花椒、果業管理中遇到的疑難。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復工復產后,他便頻頻深入縣內雙石鋪、唐藏、黃牛鋪、鳳州、留鳳關等鎮的行政村,開展花椒病蟲害防治、椒園管理培訓,和到椒園、農場,進行面對面示范和指導;先后配合學會和縣科協及專業合作社開展科普下鄉,苗圃建設、花椒王大賽等活動;還應毗鄰的太白縣邀請,參加該縣扶貧扶智中藥材培訓等活動。鳳縣梅花瓣鳳椒種植專業合作社,是雙石鋪鎮十里店村村利用100萬元易地民搬遷后續產業扶持資金,并自籌30萬元,帶動原五里店易地移民搬遷戶25戶,任家店易地移民搬遷戶14戶,發展后續產業成立的專業合作組織。畢業于西農大,又曾擔任花椒果業局副局長的學會顧問巨成霖,從合作社籌備到成立后,積極參與到合作社的建園及技朮指導服務之中,并協調組成了以西農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鳳縣花椒試驗站駐站專家唐光輝等為成員的專家服務團隊。截止11月末,僅巨成霖今年參與的各類培訓就達十五六場次,接受培訓和咨詢的達2000余人。
????原鳳縣廣播電視臺主任編輯現為鳳縣學會會長的張革風,退休11年來,多次與原單位的新聞同仁面對面地暢談寫稿心得,赴縣紀委的培訓會傳授寫稿經驗,到人口計生部門為通訊員輔導,培訓協警和導游新聞寫作知識,參加鄉鎮的“夜訓”輔導……這樣的活動,幾乎成為他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他編寫的講義既緊貼實際、有的放矢,又通俗易懂,深受通訊員的歡迎。
學會還和縣科協、老科協及雙石鋪鎮新建路社區,于8月4日,聯合開展了“科技科普志愿服務進社區健康專題講座”?,邀請鳳縣醫院原骨科副主任醫師馮存友,對社區老年人進行了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專題講座。
四是創新開拓宣傳渠道成果累累。在開展以上活動的同時,鳳縣學會還努力將觸角不斷延深至多個領域,使學會組織的活動豐富多彩,并依托學會《紀實鳳縣》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僅去年截至11月末,平臺共發布各類文章信息120余篇,體裁欄目多樣,既有名家新作、重點調研;又有典型人物介紹、各類新鮮資訊。平臺開辟以來,影響不斷擴大。如開年伊始的“學會工作回望”, 以及對學會活動及時的報道,向人們全面展示過去一年學會的工作,讓黨政部門和更多的人增強對學會的了解,關注和支持學會的工作;傳統春節、清明之際,平臺又分別以“舌尖上的鳳縣”?專欄,推出《鳳縣的年豬臊子臘肉干腳棒》和反映學會、老科協“迎新年,寫春聯”?活動的《鳳縣老科協、老年學學會聯手:開展“不忘初心、墨香迎春”文明實踐活動》等;以及在“清明時節祭英烈”專題,推出介紹鳳縣古今英烈的系列文章;疫情防控期間,平臺又開辟了“抗疫特輯”,特別推出反映鳳縣抗疫全貌的《陜西鳳縣 嚴密構筑群防群治抗“疫”防線》《陜西鳳縣:社區、社會組織、 養老機構積極助力防“疫”狙擊戰》;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袁銀波 “醒世寓言”防瘟抗疫系列的《祭灶風波》、《哭笑不得》等多則寓言,和著名翻譯家、作家安危的“聽安危講故事”系列,新疆詩人文商和原紅星化工廠子校教師王郁宏獻給白衣天使的歌詞及詩作《白衣本色》《我在武漢》《白衣天使禮贊》等。學會理事王清河積極投入防疫阻擊戰,他和老伴,雖然居家防疫,仍不忘使命,創作修改并錄制了快板《眾志成城戰疫情》,在縣電視臺和縣融媒體平臺播放,還自編“防疫口訣”在社區張貼,勸導群眾做好防護,又創作了抗疫宣傳畫。受到市“寶雞先鋒” 平臺表揚,紀實鳳縣均及時進行了報道。會長張革風撰寫的《抗疫戰,我們一定贏》和大量的抗疫防疫報道。其中《鳳縣的年豬臊子臘肉干腳棒》、《抗疫戰,我們一定贏》分別被頭條號、陜西老年健康報、寶雞新聞網、市文聯“戰疫情、強信心、樹新風”寶雞優秀文藝作品網絡微展散文類等采用選發。復工復產后的3月18日,省委書記胡和平,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盧建軍,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一行,深入秦嶺腹地鳳縣,對鳳縣嘉陵綠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會長張革風及時趕寫了長篇通訊《省委書記胡鳳縣嘉陵綠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調研側記》在“紀實鳳縣”推出;平臺“山地人物”專欄推出介紹學會顧問巨成霖的長篇通訊《“椒癡”巨成霖》后,寶雞市電視臺與寶雞市老干局組成的“銀齡先鋒”采訪組一行,很快來到我縣,在縣老干局、學會、老科協領導的全程陪同下,對巨成霖進行采訪,并在市電視臺“銀齡先鋒”欄目播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官網在“地方學會動態”也先后推出報道鳳縣學會的《陜西鳳縣老年學學會深入包扶村開展“情系脫貧攻堅主題黨日”參觀調研捐贈活動》《陜西鳳縣 “粽葉飄香尊長敬老”主題活動喜迎端陽》《陜西鳳縣 縣科協、老年學學會、老科協黨組織聯合開展“弘揚工合精神”主題黨日活動》《陜西鳳縣老年學學會老年健康宣傳周宣傳服務進農村》等4篇圖文報道。僅今年,會長張革風撰寫的稿件和拍攝的圖片等,先后被光明圖片、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陜西老年健康報、社會保障報、陜西農村網等中省市媒體采用達78篇。
經過一年多苦心經營,“紀實鳳縣”微信平臺的影響不斷擴大,贏得了廣泛的關注。不僅成為縣老年學學會、老科協、關工委共有的宣傳平臺,而且受到省內外作家、媒體及人士和鳳縣眾多部門、鄉鎮的青睞,被他們視為重要的宣傳窗口。僅今年,除縣老年學學會、老科協、關工委的宣傳報道,張革風還應邀采訪和在平臺報道了 “鳳縣2020年國際禁毒日暨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集中宣傳儀式” 、“鳳縣第十三屆古鳳州生態民俗文化旅游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第30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啟動暨殘疾人共享輔具發放儀式”、“世界人口日主題和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義診捐贈”?、“預防出生缺陷日”、“社保扶貧”以及雙石鋪、留鳳關、唐藏、平木、河口、黃牛鋪等鎮的消費扶貧、集體合作組織分紅、健康扶貧、科普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縣作協和攝影協會采風等等大型活動。
????????????????????????????(鳳縣老年學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