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智慧助老”課題研究和借鑒學習兄弟市開展智能手機培訓的好經驗、好做法,2021年4月下旬,佛山市老年學學會“智慧助老”調研組一行在王彥會長帶領下,赴江蘇無錫、浙江紹興等地考察調研。在無錫市調研活動中,先后參觀了無錫市老年大學和無錫市梁溪區黃巷街道社橋社區居委會等部門,?在調研座談會上,無錫市老年學學會趙艷紅會長和副會長兼秘書長楊韻輝、無錫市老年大學副校長張浩及梁溪區黃巷街道社會事業科科長郝群分別介紹了開展智能手機培訓工作的情況。大家就如何扶持老年人一起趕上社會發展潮流,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共享信息發展成果等問題及會務工作展開座談。在紹興市調研活動中, 我學會與紹興市老年學學會聯合舉辦“智慧助老學習調研暨學會工作交流”座談會,?佛山市王彥會長、紹興市常務副會長錢國良分別介紹了學會的情況,紹興市越城區老年學學會會長楊關華在會上介紹了探索“互聯網+養老”新模式的做法和經驗,大家就如何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進一步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社會風尚、推進老齡事業創新發展等共同關注的話題進行交流,相互啟發。考察調研基本情況如下:
一、考察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無錫市:科技適老化舉措迭出,填補數字鴻溝,讓老人共享智能服務
隨著廣大老年人的科學養老需求不斷增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引起無錫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為了讓老年人“追”上智能時代,無錫市發改委、老齡辦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20﹞45號)文件精神,在今年初根據老年人特點與需求,聯合多部門對老年人進行“數字反哺”,助力老人融入信息化社會,共享數字化便捷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廣大老年人關注與贊譽,獲央視報道。
?
一是行動迅速,制訂短中期普及培訓計劃。在今年2月,在江蘇省衛健委、省老齡辦等6個部門《關于實施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工程的通知》聯合下發后,無錫市有關部門就幫助老年人解決微信聊天、預約掛號、健康掃碼、手機支付、網約車出行等日常生活場景中的難題,提出通過3年時間開展普及培訓的工作要求,2021年計劃教會5萬老年人次用智能手機。2月30日,無錫市實施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工程啟動儀式舉行,用智能手機 培訓工程正式啟動,當天還進行了師資培訓的第一課。今年將完成5萬人次的培訓任務。培訓按照“廣泛發動、自愿培訓、基礎應用、普及普惠”的原則,對市內常住人口中60—79歲具備培訓條件的城鄉老年人,有強烈學習愿望的55歲以上人員和80歲以上高齡老人進行免費培訓。依托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學堂)、開放大學、社區學院、社區教育中心、居民學校、老干部活動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陣地和移動、電信公司等單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招募志愿者、組織日常教學、動員家庭成員等方式,開展培訓工作。?
二是實施規范管理,確保培訓到位有實效。無錫市老齡辦已建立培訓方案,將適時建立專項普及培訓工程指導服務站,同時引入對培訓員發放使用“邀請碼”等形式,實施規范管理。專業培訓員按照省老齡辦即將印發的《培訓指導教程》、無錫市培訓指導課程及工作規范和要求,分片分區做好具體培訓工作,確保人人合格。
三是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把老年人手機課堂延伸到社區。近年來,無錫市老年大學已開展智能手機培訓班,無錫移動在今年初就開展“我教你玩手機”為主題的系列助老活動,不定期聯合街道深入社區開老人手機培訓,為老年人提供一對一教學,教老人掃碼蘇康碼、關注喜歡的軟件等。目前已開展手機培訓課200多場,培訓老人3000多人。據介紹,智能手機培訓班旨在教會學員們熟悉使用各種常見的手機軟件,便于老年人生活的同時,也提醒老年人在使用時如何規避各類詐騙陷阱,保護個人的財產安全。智慧課堂的開設,不僅開拓了老年人和家人朋友溝通的新渠道,而且還讓他們享受到了網絡時代帶來的精彩生活,同時提升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二)紹興:啟動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培訓,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智慧生活和大力探索“互聯網+養老”新模式,讓老人生活更“智慧”
在紹興市調研座談會上,聽取了紹興市老年學學會工作情況匯報和紹興市越城區老年學學會開展“智慧助老”工作情況后,兩市學會就開展“智慧助老”活動進行了工作交流,對整體推進學會工作進行了有益探討,并達成了進一步加強兩市學會之間的聯系協作、促進學會工作創新發展的意向。紹興市衛健委分管領導,紹興市老年學學會和紹興市越城區老年學學會部分負責同志參加了學習交流活動。
紹興市智能手機培訓工作目前已全面鋪開,方式多樣,已取得明顯成效。方式一是挖掘教育資源,培訓方式多樣,做到“應培盡培”,建立常態化培訓體系。紹興市在年初已啟動智能手機培訓工程,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幫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享受智慧生活,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的通知》。根據通知,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將列入紹興市老年教育的重點內容;到今年年底,全市老年人參與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培訓達到短學時35000人次、長學時1000人次。操作智能手機對年輕人而言再簡單不過,可對于很多老年人卻是邁不過去的“數字鴻溝”。今年起,紹興要求全市各地依托縣級社區學院、鎮街成人(社區)學校、村居社區教學點、中職學校和老年大學(學堂)等資源,對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開展智能技術培訓,做到“應培盡培”。到2022年底,構建起培訓內容更為豐富、培訓伍更為優化、培訓平臺更為完善的常態化老年教育智能技術培訓體系。
紹興市柯橋區依托社區學院、鎮街成校、職業學校、區內高校、各類老年大學等力量,從今年開始,對全區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就近就地開展免費培訓,普及智能手機和網絡基本常識,提高老年人對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力。柯橋區教育部門在組建了50多名師資隊伍的同時,柯橋社區學院針對老年人學習特點,專門同浙工大之江學院聯合研發了《樂學增能·智享銀齡》培訓教材,確保老年人智能技術培訓質量。計劃今明兩年將面向老年人開展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培訓工程,免費培訓15000人次以上,提高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水平。
方式二是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紹興市要求培訓以貼近生活、簡單實用為原則,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問題,普及智能手機和網絡基本常識。各校要按照每期不少于5個學時的要求安排短學時教學內容,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開設不少于32學時的長學時班,組織老年人就近就地參加專項培訓。同時,還要結合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的特點優勢,組建老年教育的各類學習型社團,實現培訓學習的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方式三是創新培訓方式。根據老年人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弱的特點,培訓將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鼓勵開發方言類版本,精準設計教學內容,精心組織項目實施,提升老年人的參與率,提高教育效果。利用互聯網搭建起網絡學習平臺,提供更多微課,拓寬老年人智能技術學習的途徑。據悉,到今年年底,全市至少要建設完成15個適合老年人學習的智能技術應用視頻(微課)、6冊教材(讀本),至少培育6個優秀案例。
?
二、考察調研的啟示和感想
這次無錫、紹興考察調研,每到一處都得到所調研部門領導的重視,受到熱情的接待,并詳細介紹他們地方開展老人智能手機培訓情況。無錫、紹興兩市都與佛山一樣,屬于經濟發達地區,這兩個市對智慧助老很重視,行動迅速,扎實推動這項工作并走深走實。他們圍繞老年人“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機的問題,動員家庭成員、社區服務人員、志愿服務組織、老年大學等對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使用培訓合作,他們這些經驗和做法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這次調研,感受了兄弟市開展老人智能手機培訓的濃厚氛圍,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啟示有五點:一是行動迅速,制訂短中期普及培訓計劃。二是實施規范管理,確保培訓到位有實效。三是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把老年人手機課堂延伸社區。四是挖掘教育資源,培訓做到“應培盡培”。五是建立常態化培訓體系等。
在這次考察調研中,大家對無錫市、紹興市開展老人智能手機培訓先行一步、步伐穩健、工作扎實表示欽佩,認為通過這次考察調研,對我們開展“智慧助老” 課題研究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使大家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見識,學習了經驗,啟迪了思維,他們開展老人智能手機培訓工作和涉老問題研究工作的做法和理念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強溝通交流,更好地促進合作發展,助力老人融入信息化社會,共享數字化便捷服務,為推進老齡產業和老齡事業健康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