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開展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年將在河北等20個省(區、市)開展試點,2020年在總結評估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省內的試點范圍由試點省份結合實際自行確定,可以在省內的一個地市開展試點,也可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試點。試點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鼓勵在條件具備的鄉鎮衛生院開展試點。
根據《通知》,試點堅持以居民健康為中心,以發展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出發點的原則,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任度和獲得感。啟動社區醫院試點要穩妥有序,成熟一個設置一個,數量服從質量。堅持社區醫院防治結合的功能定位和公益性質,加掛社區醫院牌子后,經營性質不變,現有財政補償水平和優惠政策不降低不縮水。
《通知》指出,原則上,試點地區滿足以下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即可申請作為試點機構:
(一)區縣級黨委政府重視并支持社區醫院建設,能夠加大資金投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社區醫院建設營造良好環境,特別是在加掛社區醫院牌子后財政經常性投入不降低。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備較強的服務能力和一定規模的服務人口,實際開放床位數≥30張,床位使用率≥75%,業務用房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
(三)加強與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的銜接,對于達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標準(2018年版)》和《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標準(2018年版)》推薦標準的機構,優先作為試點機構。
作為試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建設:
第一,補齊短板,健全臨床科室設置和設備配備。一是在臨床科室方面,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科室設置要求的基礎上,至少設置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科、血液透析科等專業科室中的5個二級學科科室,有條件的可設置部分三級學科科室。二是在醫技等科室方面,至少設置醫學檢驗科(化驗室)、醫學影像科、心電圖室、西(中)藥房。有條件的可設置胃鏡室等功能檢查室。影像診斷、臨床檢驗等科室可由第三方機構或者醫聯體上級醫療機構提供服務。三是在其他科室方面,應當設有治療室、注射室、輸液室、處置室、觀察室,并根據有關規定和臨床用血需求設置輸血科或者血庫。同時,至少設有綜合辦公室(黨建辦公室)、醫務科(質管科)、護理科、院感科、公共衛生管理科、財務資產科。有條件的可設置信息科、病案室等。四是配備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設備,逐步實現服務同質化。
第二,抓住重點,提升基本醫療服務能力。一是提高門診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能力,提供一般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護理服務,鼓勵結合群眾需求建設特色科室。二是加強住院病房建設,合理設置床位,可按照服務人口1.0-1.5張/千人配置。社區醫院主要以老年、康復、護理、安寧療護床位為主,鼓勵有條件的設置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床位,開設家庭病床,不斷提高病床使用效率。三是提高中醫藥服務和醫療康復能力,推廣中醫藥綜合服務模式,廣泛推廣和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為群眾提供中醫特色服務。四是加強醫療質量建設,以醫療質量安全為底線,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規范醫療行為,嚴格機構內部管理。五是積極參與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強化醫聯體內上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源與技術的支持,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鼓勵與醫聯體內上級醫院開設聯合病房。
第三,深化改革,提高轄區綜合服務水平。一是加強防治融合,按照服務規范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基本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逐步實現同質化管理。二是發揮社區醫院的示范標桿作用,承擔區域性基層健康管理(體檢)中心、康復護理中心、安寧養護中心、基層衛生人才培訓中心等職能,體現區域基層衛生資源的集合效應。三是改革創新,優化基層運行機制。落實機構補償、人事聘用、考核分配等醫改政策,形成機構有活力、醫務人員有動力的良好機構運行氛圍,進一步贏得居民認可和信任。四是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等建設。
據悉,作為社區醫院試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建設任務進行建設,經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評估合格后,加掛社區醫院牌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作為機構的第一名稱保持不變。加掛社區醫院牌子后,社區醫院可以開展一級、二級手術,經評估達到二級醫院水平的可以開展三級及以下級別手術。開展手術操作的社區醫院應當設置手術室、麻醉科,病理診斷可由第三方機構或者醫聯體上級醫療機構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