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郭巖峰校長
?
中職人才是養老服務專業最基層的專業人才。邊遠山區的初中職業技術院校,已經特別少了,中等職業學校基本上從高中起步。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和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是3+2的中高職銜接單位。給大家報一個數字,2017屆的學生,只有一個學生考了3+2;2018年還辦著專業,但是沒有學生。為什么沒有?因為北京的孩子基本上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
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是北京市第一所獨立設置的職業高中,主要是生活服務類。烹飪專業最好,是骨干專業。目前北京五星級酒店70-80%的廚師長、行政總廚來自這個學校。我希望未來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也來自這個學校,但是這真是任重而道遠。當初在開展專業建設的時候,經過專家的論證和前期調研,認為是不可行的。但是為什么還要干呢?因為朝陽區和西城區是全國的養老產業實驗區,區委區政府要響應號召,要在中職人才做一些工作。當時我們沒有教師,讓酒店管理專業副主任牽頭承擔養老服務專業的建設工作,師資匱乏,實訓基地也沒有,課程也沒有。專業被批準時,我們臨時組建了一批老師,和著名的養老企業樂成養老進行合作。前期和樂成合作,在課程、專家資源上進行了很多建設,整個專業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和企業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發展起來的。
2019年,我們智能養老服務專業獲得批準,去年也招了一部分學生。為什么這個專業人才少?盡管我們辦起來了,但是還是一個特別小的規模。盡管這樣,我們專門拿出一個校區,在北京工業大學對面的雙龍校區做養老專業。現在放進了一些高三的學生,因為學生太少了。2015年16人,去年才19人,真的非常艱難。這方面很多都是在進行京津冀合作,還有在渠首(南陽)合作的學校送來的學生,北京學生非常少。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只有一個學生,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北京戶口,沒法進行3+2,只能是采取回外省考試的方式,考到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燕郊校區,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辦學歷程非常艱難。我們當然也開展了各種教育活動:入學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做了很多。包括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社會的服務,去養老院幫帶老人一起去參觀、去公園郊游等等,這實際上是一個陪護的過程。還去企業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
?
從培養成果來看,現在畢業了3屆學生,應該是不到60個人,去了很多的民企、國企、合資企業、養老機構、養老用品單位,也有做3+2的。有不少學生因為家不在北京,回到本省考試之后,跑到了周邊的其他校區,也有出國留學的。目前,有小莊醫院的護士,還有第二福利院的社工,還有做銷售的,還有去加拿大升學的,還有很多。現在有記錄的做養老護理員的就這些。從就業情況來看,應該說是特別搶手,只要愿意去,一定會有人招你,并且有的學生的收入還是非常高的。從南陽招的那個孩子,目前月薪也基本上一萬多將近2萬,他做銷售經理還有提成,了解一下之后,感覺還是非常欣慰的。
在社會培訓方面和合作企業做了一些工作。專門拿出幾百平米的地方為周邊的社區、為企業、為中小學生、包括周邊的老人做了一些社會服務工作。提到辦學實力,不能談實力,至少我們開起來了,在生源這么少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堅持像一個嬰兒一樣給保育好、培育好。我相信,隨著中國積極應對老齡化戰略、養老產業戰略的發展,養老服務專業會越辦越好。目前北京開這個專業的不少,但是招生難,能夠像我校這樣專業獨立開班的還是唯一一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養老服務專業從實訓基地、師資隊伍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氣,目前,我們的實名老師基本上都是雙師型的,還是做了一些工作。招生的瓶頸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另外,關于師資隊伍的結構,很多都是轉型過來的,北京生源少,事業單位進人特別困難,所以,很難讓高校畢業生進來。我們這些轉型而來的老師,能力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特別期望轉型的老師到企業中去實踐,但是走進企業也不容易,還存在工學矛盾等問題。我們的實訓基地也需要進行智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