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適老化系列1】老齡社會數字化的障礙:適老化
發布時間:2020-10-13
來源:作者王杰,來源于智慧醫養分會微信公眾號
瀏覽:3887

數字化與老齡化的重合

中國社會發展目前正處于兩大趨勢交匯之處:一方面在向老齡社會快速邁進,同時也在向數字化社會轉型。老齡化進程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數字化進程的快慢往往取決于我們應對老齡化的方式是否得當。我們今天談談老齡社會的“老齡”對數字化進程的制約作用及其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對所謂的“適老化”的要求。

我國老齡化的加劇體現在老齡化的驚人速度和老年人口的龐大數量。到2019年底,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2.5億,占總人口的18.1%。同時,數字化正在滲透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整個社會的數字化。從百姓的工作、學習、衣食住行、醫療健康、休閑娛樂,到社會參與和社會治理等等,數字化無不在快速地改變著我們和社會的交互方式。尤其是自智能手機普及以來,我們越來越多的日常事務處理已經由純人工轉變為人工與數字化結合了,有的甚至完全數字化了。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被數字化浪潮拋在了后面。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數字化

我們感受到的社會數字化進程體現在從最初查找信息的方便,到足不出戶的購物和訂票,社交網絡、線上教育、炒股、在線娛樂,從網上掛號、線上問診,和孩子老師的溝通,到網上政府辦事大廳;現在傳統的家用電器也穿上了數字化的馬甲;冰箱、微波爐、溫度調節器、洗衣機都有了彩色顯示屏;電視也多了機頂盒。在我們方便地獲得各種數字化服務的同時,數字化也改變了公民的社會參與和貢獻的方式;因此它直接關系到社會文明建設、社會治理和體制完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數字化進程一直是由年輕人作為中堅力量。從早期的個人電腦、互聯網,到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再到后來的移動互聯網、微信、抖音和移動支付,給技術應用趨勢定調的都是年輕人。但是,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深入,數字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字化應用的持續滲透,我們也發現,獲取更多的社會數字化紅利,僅僅靠年輕人已經遠遠不夠了。尤其是在我們將邁向超老齡社會的時候,數字化社會更不能僅僅是年輕人的數字化,而必須是全社會的數字化,也包括兩億多的中老年人。老年群體融入數字化社會不僅僅對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有益,并且對全社會有益。因此社會的數字化也需要包括讓中老年人了解各種數字化服務的存在,甚至參與這些服務的設計與開發,通過適老化設計降低他們使用數字化服務的門檻,建立用戶支持體系來協助他們持續地使用各種數字化服務。否則越來越多的老年用戶將被排斥在數字化社會之外,而這將對整個社會的運行和管理效率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可以不夸張地說,適老化程度決定著老齡社會數字化進程的速度。

而老年群體對數字化的感受則和年輕人全然不同,常常充滿了挫折感。首先,他們通常覺得新科技產品的使用學起來比較難,自己已經過了學習的年齡了,因此不會好奇地主動去發現是否又出現了什么適合自己的新的數字化產品或應用。而當他們看到一個新產品時,常常會基于外觀展示,根據以往的經驗,去做一個判斷,決定其使用價值是否值得去花功夫嘗試。當展現的產品用途不直觀明顯時,他們會覺得產品不值得花精力去了解和嘗試。如果他們真的鼓起勇氣去嘗試使用的時候,又常常發現確實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困難重重;從界面顯示到交互操作,從難以理解的術語到不知所云的符號,從應用流程陌生的邏輯到需要記憶的多個步驟,處處感到吃力。這就是適老化不足的后果。經歷了幾次誤操作或反復嘗試后仍然沒有感受到其使用價值,而身邊又無人協助,則很快就選擇放棄了。因此,數字化產品適老化的不足,會直接影響社會的數字化進程。



適老化對老齡社會數字化的影響




近幾年來,數字化和老齡化碰撞所產生的摩擦越來越多。當銀行存折+柜臺先變為銀行卡+ATM時,進而變為手機APP時,一批又一批老年用戶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被邊緣化。疫情防控期間健康碼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疫情跟蹤控制的效率,但同時,也導致大批老人,尤其是高齡空巢老人因為無法操作健康碼而無法出行。有些公園的門票只能在網上提前購買或預約登記,使大批老年用戶不得不勉為其難地求助于他人,或者只能望票興嘆。有些醫院開始了嘗試使用導醫機器人,但因為與老年患者的交流困難,基本被老人棄之不用?,F在數字化已經全方位地滲透到生活中了,共享單車、外賣、快遞、自助繳費、看病掛號等都已經或正在轉變為掃碼操作,而將大批無能力掃碼的老人拒之門外。除此之外,近年來全國各地大批社區購買了種種智慧養老設備,包括腕表/手環、健康監測設備、一鍵通設備等等,大都因為老年用戶不想用、不能用、或無法持續地、準確地使用而被束之高閣。類似的,在數字化進程中,傳統服務界面的消失,使大批老年人無所適從。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媒體的報道也越來越多,顯示中老年人跟上數字化的步伐困難重重。

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大多是傳統服務的用戶界面在數字化過程中產生的與中老年用戶的脫節,使老人覺得以前能用的服務現在不能用了。而還有很多數字化所帶來的新型服務更是放棄向老年人宣傳,直接甩下了大批中老年人;比如導航服務,點評服務,團購服務,線上翻譯,導游服務,盲人輔助等等。這些新型服務是通常生活在慣性中的老年群體沒有接觸過的,因此也往往意識不到其存在,而使老年群體與這些服務失之交臂這一問題被掩蓋著。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現在的民用電子產品和二三十年前的有了很大不同;其差異更多的是體現在其配置和使用方式上,包括使用說明書?,F在的產品很多是聯網的,配置時往往需要下載APP,在APP的指導下完成;廠家通常已經不再提供詳盡的說明書了,而是給一個下載pdf的鏈接。而這些變化實際上并沒有考慮中老年用戶的使用習慣和能力,犧牲了他們獨立配置使用這些產品的機會,導致很多老年用戶對新的電子產品敬而遠之。

這一切的背后的原因就是數字化進程中的適老化嚴重不足,導致與老齡化趨勢的沖突不斷加劇。適老化不足體現在幾個層面;包括社會數字化發展的適老化規劃、數字化產品的適老化設計、信息服務的適老化設計、中老年用戶支撐體系的配套等均遠未達到實現老齡社會數字化的基本要求。而目前我們仍然沒有看到明顯的改變跡象。而這種不足導致大批的老年人沒有意愿或沒有能力持續地使用大量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嚴重地影響著社會數字化的進程。



專欄撰稿人:王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智慧醫養分會副主席兼產學研合作工作部部長,智慧養老50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怡凱智能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全國智能養老專家委員會委員)


轉載說明:適老化系列文章由王杰老師供稿,每次內容如需轉載,請務必與曹敏編輯聯系,郵箱:2019104222@ruc.edu.cn。


image.p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第3页|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99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乱视频|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三级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97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免费观看 |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